【先秦时期,跨度非常大。】
【从远古时代的口头文学,到夏商周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和散文创作,华夏祖先早已在上完年前开始了精神文明的创造。】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不仅出现了独立的美术、音乐——它们通常是伴随着祭祀和劳动产生的,还有了口头文学。
伏羲氏的“网罟之歌”,神农氏的“丰年之咏”“扶犁之歌”,伊耆氏的《蜡辞》和《弹歌》。
还有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故事。
“吾人苦兮,水深深。网罟设兮,水不深。
吾人苦兮,山幽幽。网罟设兮,山不幽。”
唐朝诗人元结念出自己比较熟悉的两句《网罟》。
元结正在与友人一起品茶看天幕,听到这里瞬间看向元结:“次山,这不是你诗歌《补乐歌十首》里的吗?”
元结摇摇头:“这是我从民间听到的民歌,相传是伏羲氏所作,狩猎劳作时创作的。”
友人有些失望:“可惜,天幕没提到你。”
元结却微微一笑:“现在还早,还没到大唐,不一定没我。”
友人顿时来了信心:“没错,大唐文人辈出,等到了天幕说唐朝,没准你我一人都天幕上有名!”
这一说,一桌人都高兴起来,痛饮三杯清茶,一片其乐融融。
【我们后世根据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能推断,大概是在殷商时期,华夏散文已经有了雏形。】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以及《易经》中记载的卜筮之用的卦、爻辞,已经能见证散文的形成过程。】
天幕放出一系列的甲骨文、金文,大部分人看得是一脸茫然。
自从天幕宣传了各种知识文化,各个朝代的百姓都发现了识字的重要性,开始想方设法去学习认字。
朝廷开始设立各种粉壁宣传农业措施、政治法令,还有各种草市、集市、医学交流会议等,各种思想文化碰撞的时候,越是不识字就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原本口口相传的经验也显得不够了,必须要写下来,都想着能传世,能传给后人。
在刚开始学写字的大秦,庶民接受到的挑战是最大的,他们看着天幕上的一个个字,每个看起来都是互不相识。
小孩童言无忌嘻嘻笑:“好像我乱画的画……”
匠人看看自己手下的墨斗、刀斧、木板,再看看天上的复杂的文字,只觉得识字比自己做过的最难的家具还要复杂:“奇奇怪怪的符号,这学写字这么难的吗?”
“你看,旁边做了解释,我大秦的文字叫做小篆。”说完,农人哀嚎,看着小篆复杂的笔画,越发感受到学习认字的艰难,“小篆也很难!”
今天的古人,也在感受学习的辛苦。
【今天特意提一部书籍,《尚书》。】
天幕放出《尚书》的内容,作为儒家必
学的经典(),古人都很熟悉?(),听到天幕讲解,也都很期待。
【《尚书》,作为华夏古代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记载了古史,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华夏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
但这些散文,用古代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排在第一个的朝代,是虞朝,此后才是我们熟悉的“夏商周”。根据《尚书》的记载,虞朝持续了两千年,假如虞朝的历史被证明,华夏就不仅仅是“上下五千年”,而是“上下七千年”。】
“没错,我们就是上下七千年。”刘彻已经先天幕一步做了认定。
大汉都学《尚书》,他作证,排在第一的就是《虞书》,先辈不可能是编故事骗后人,说明“虞朝”是真得存在过。
那么为什么天幕之前提到的朝代是从“夏商周”开始?
刘彻想起被火烧过得秦始皇陵,想到了自己倒霉催的多次被盗的茂陵,想到了集体倒霉的大汉皇陵,脸色黑沉沉:“定然是盗墓贼的错!把虞朝的王陵都给毁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扮演刀剑,钓鱼执法 魔女小姐不想成为歌姬 逼我重生是吧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穿成龙傲天的同胞哥哥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低调在修仙世界 在星际做地球动漫的我暴富成神 当我抢了龙傲天的台词后 阴阳交界处 今天也没能扬帆起航 误带道具诊断书,合约妻子哭惨了 错嫁高门,新婚夜惹上暴戾权臣 双笙法师 成为偏执宦官的傀儡皇帝 白事大侦探 从穿越开始超凡脱俗 婚后观察综艺 迷婚计,傅总请入瓮 嫁给前任他哥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